W66利来国际

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应如何处理?

  • 发布时间:2008-06-06

      据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记者孙玉波)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众多建筑物的损毁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并发布《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导则》(试行)。

  损毁建筑物需进行调查评估 

  导则明确,编制灾区建筑垃圾处理实施计划,应由责任部门组织当地相关单位对需清运处理的损毁建筑物的分布、数量、种类进行调查、评估。
 
  应组织相关单位对含有或疑有传染性的生物性污染物、传染性污染源以及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的损毁建筑物进行申报、记录或风险评价,为分流清运和单独处理提供依据。
 
  对损毁的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和传统民居等,应在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配合下进行详细登记和评估,以利于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传统形式、传统功能”的原则下恢复重建。

  清理建筑垃圾宜分类装运

  对于地震灾区建筑垃圾的清运,导则提出,对损毁建筑物中的生活垃圾,以及生物性污染物、传染性污染源和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等特种垃圾,应在相关部门配合下进行分离后分流,按有关规定和标准及时单独转运、处理。

  对含有或疑有传染性的生物性污染物、传染性污染源的建筑垃圾,难以分离的,应确定区域范围,在卫生防疫人员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后,送卫生填埋场分区处置。

  清理建筑垃圾时,宜将渣土、废砖瓦、废混凝土、废木材、废钢筋等分类装运,运到处理场所后分类堆放。对于混合装运的建筑垃圾,卸到处理场所后,可由有关部门根据需要分类分拣。

  建筑垃圾处理处置分为三种方式

  导则提出,建筑垃圾处理处置分为回填利用、暂存堆放和填埋处置等三种方式。
 
  建筑垃圾回填利用主要用于场地平整、道路路基、洼地填充等。用于场地平整、道路路基的建筑垃圾应根据使用要求破碎后回填利用,用于洼地填充的建筑垃圾可不经破碎直接回填利用。
 
  建筑垃圾暂存堆场主要利用城镇近郊低洼地或山谷等处建设,条件成熟后,可将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或转运至填埋场处置。建筑垃圾暂存堆场应选址在交通方便、距离建筑垃圾产生源较近,近期不会规划使用、库容量满足暂存堆放要求的地区;禁止设置在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活动的坍塌地带、风景游览区和文物古迹区。
 
  建筑垃圾填埋场可以市、县为单位集中设置。建筑垃圾填埋场宜选择在自然低洼地势的山谷(坳)、采石场废坑等交通方便、运距合理、土地利用价值低、地下水贫乏的地区;填埋库容应保证服务区域内损毁的建筑垃圾和灾后重建的建筑垃圾填埋量。

 

(新闻来源:科报网)

分享